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  < 2011 - 1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留言簿

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09-11-15 15:18:00

        快乐忘忧——在人生的旅途中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应进行精心的筛选,千万不要让那些悲哀凄凉、恐惧、忧虑、彷徨的心境困惑着我们。不要让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及诸多的烦恼笼罩在心头,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憧憬未来——不管命运把自己抛向何方,都要尽量泰然处之,憧憬未来总是美好的。 

  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争吵、有纠葛。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妨“糊涂”一点。不要“得理不让人,无理争三分”,更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而伤了和气。 

  淡泊名利——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名利二字看得很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常常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其实名利犹如过眼烟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苦把它看得那么重。淡泊名利,海阔天空。 

  转移情绪——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或与家人、同事发生争吵,不妨暂时离开现场换一下环境;与朋友谈心或参加娱乐活动,有助于冲淡或赶走不良情绪。 


……
posted @ 2009-11-15 15:18: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5:16:00

“别烦我!”“烦着呢!”这是多数青少年的口头禅。烦,已经成为青春期青少年一种主要的情绪。


……
posted @ 2009-11-15 15:16: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5:15:00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
posted @ 2009-11-15 15:15: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5:14:00

           现在人们的工作或学习的节奏不断加快,可能感觉到精神压力带来的沉重负担,心里烦躁。如何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呢?

          心理调节的方法:回家后先大声吼5分钟要将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再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轻音乐15分钟,过后你就会觉得心里舒服多了。或者你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向家人或好朋友倾诉,你也能得到解脱。希望通过心理调节,你能正确对待类似情况,使自己身心愉快。你平时应该多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开怀大笑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忧虑,笑口常开。你还应该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

posted @ 2009-11-15 15:14: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5:13:00

1、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

2、狮子在哪里?


……
posted @ 2009-11-15 15:13: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3:38:00
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的4种特质:

  1.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尽管有时也可能会觉得不顺心,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的。

  2.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即能认同别人而不依赖或强求别人,能体验自己在许多方面和大家都是相同的、相通的,能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仍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

  3.面对和接受现实。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不论其是好是坏或对自己有利或不利,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能够多方面寻求信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正确把握事实的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能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人物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储存着各种可资利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
……
posted @ 2009-11-15 13:38: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3:37:00
有趣的心理实验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
posted @ 2009-11-15 13:37: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3:37:00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
2.这个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刚走出学校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公司的副总裁,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挣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太严厉,等你有了老板时再回头想一想。
5.卖汉堡不会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有不同理解,将它称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转嫁他人,而要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洗衣服、付账单,他们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先去打扫自己的屋子吧。
8.你的学校也许已经没有优等生和劣等生之分,但生活却并不如此。有些学校已经没有「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给你机会让你进步,但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靠自己去完成。
10.许多电视中的场景绝不是真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努力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电视中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
……
posted @ 2009-11-15 13:37: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3:36:00
“情绪中暑”不可不防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不少人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自己也觉得内心烦躁,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专家们指出,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

  “情绪中暑”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对于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常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夏日高温季节应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重视夏季的饮食起居。大热天时,应尽量增加休息时间。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要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吃“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啤酒、咖啡、菊花、金银花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同时,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不抽烟。
……
posted @ 2009-11-15 13:36: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09-11-15 13:35:00
中国孩子缺什么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中国孩子缺什么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良好的教育应建立在对受教育者心理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可是,我们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吗?    本届心理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的高期望有关。
     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直接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大包大揽还会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浅尝辄止。
……
posted @ 2009-11-15 13:35:00 流川枫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天涯博客欢迎您!